——若陛下真不看弘哥儿,恐怕就没这么多,那翰林院的差事,就是千好万好了。
……
在梁制中,官员有“散官”与“职事官”之说。
官员的“阶”就是散官衔,是从属于个人的位阶,也称“本品”。凡九品以上职事,皆带散位。职事随才录用,散位则以门荫结品,然后劳考进叙。
换言之,就是以散官定阶,以职事定其职守,待遇则按其散官的品级来定。
一般来说,散官按资历升迁,而职事官则由今上量才任用,所以经常存在散官与职事官的品级不一致的情况。
在入仕之初,官员首先获得的是本品,也就是散官衔,所以在某个职务任满解职的时候,散官衔依然代表着官员个人的身份地位;之后朝廷再授予其职事官时,本品的高低也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这也是为什么,陛下要赐封林彦弘朝议郎这个正六品的散官衔的原因。
林彦弘护驾有功,得陛下喜爱信任,但他毕竟刚刚入朝,若以“任人唯贤”的标准,他是担任不了太重要的职务的。
陛下赐封其为朝议郎,就是在想办法给林彦弘“提高身份”,表面看是虚衔,其实是在方便之后委任以更重要的职务。
聪明的有心人看清了这一点,所以才有御史台向陛下谏言的事情发生。
不过,后来因着流言蜚语,林彦弘遭了罪,包括陛下在内的人看在眼里,就知道不管是怕也好、谨慎也好,总之这位小探花是不想掺和进某些事情。
正当林彦弘和齐府等着他留任翰林院的任命下达,他真的的职事却让众人惊诧。
平阳都督府长史……平武和汉阳,这是裕王的封地,都督府设在平武,都督由亲王兼领。
陛下竟然让林彦弘外放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不是快进大法,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谢谢萌萌竹攸、amohyx的地雷投喂~!(*╯3╰)
第125章 离京
得此消息, 京中顿时沸腾了起来。
都督府置于缘边镇守及襟带之地, 由于惠王、祺王、靖王和裕王分守东南西北四境,遂以亲王兼领都督一职。
平武和汉阳两郡乃裕王封地, 平阳都督府设于平武, 由于裕王另有亲王府邸,平阳都督府成为两郡官署。
都督府长史乃从五品的职事官, 若在朝中已经是有上殿前奏对资格的朝官。
林彦弘品级提升之快,前所未闻,一时之间御史台御史纷纷而动,以有违礼法旧例为由向陛下谏言。
在他们看来,这已经不是区区一个“朝议郎”可以相提并论的事情。
——虽然他们知道陛下早有要抬举林彦弘的意思,只没想到, 是这么个抬举法!
庄舜远也不知他们这是第几次因着那个林弘休的事情跟陛下谏言了:“平阳府处我大梁与雍州边境,乃北境重地,林大人护驾有功, 得赐朝议郎, 尚有据可凭,但如今连升数级,进都督府长史,这是毫无先例的事,还请陛下三思。”
自上一次在陛下这里铩羽而归, 御史台过了一段不太美好的日子。
御史的职权是“纠劾百司,辨明冤枉,提督各道, 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所以凡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威福乱政、百官猥茸贪冒坏官记,皆可弹劾。
他们不避权贵,甚至可向陛下谏言,督促君主自省,虽偶有触怒君主而被贬,但往往位低权大,通常很是清贵孤傲。
庄舜远在多年前就任御史中丞,后告病还乡,又被陛下召回,如今任御史大夫,为御史台长官。
他在云桐的时候,曾与林彦弘有过交集,将岳父旧宅卖与林彦弘,算是“旧识”。
但他早于林彦弘进京,之后又无交集,若非陛下曾提及云桐的事情,庄舜远根本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与林彦弘相识。
梁帝看了看庄舜远,状似不经意地说道:“谁说没有先例,显宗时期的卢相,还有方相,都是如此……哦对了,庄卿不也是如此?当时的御史台,可没像现在这样盯着不放。”
庄舜远从五品的御史中丞离任,却以三品的御史大夫回归,当初梁帝也是顶着压力安排自己早年的旧臣和老臣,他说御史台没有为难,那是假话。
原本以为召回了几个得用的近臣会舒心一些,李祈熹却发现,有些人就应该永远留在过去,要不然再出现的时候,其实已经物是人非了。
“臣惶恐,万不敢与卢相、方相这样享誉九州的名臣相提并论,但承蒙陛下厚爱,旧时又有些经验,方才敢在陛下面前行走。可林大人不曾在京中或地方任职,多半未有经验,担此重任,不知是否足够?”
庄舜远早就料到梁帝会以此事来说。
所谓雷霆雨露,皆是皇恩,当初以为此生无望回归仕途的庄舜远依稀还记得多年前收到陛下诏令时的激动与喜悦。
如今陛下为了林彦弘,将他们君臣相得的旧事拿出来说,让庄舜远心寒的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某个决定。
失而复得的喜悦纵然让人感恩,但正因为失去过,才迫切希望不要再失去。
——再这样下去,恐怕这个林彦弘很快就会成长起来!若不能为我所用,必成为殿下心腹大患!
李祈熹知道庄舜远的言外之意,无非是说卢相和方相乃名臣,虽少年成名,但真正平步青云乃是临近中年之事。
至于他庄舜远,虽然不敢自称名臣,但至少曾经做御史中丞多年,回归中枢领